中新社北京5月29日電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海油”)29日對外宣布,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能源站已順利完成全部設備安裝工作,此舉意味著該能源站水下和水面生產設施完成連接,整套生產裝置已具備投產條件。
中國海油稱,這再次驗證了中國自主掌握的深水油氣開發技術體系和大型深水油氣核心裝備的先進性和可靠性,標志著中國深水油氣資源開發能力向前邁出重要一步。
據了解,“深海一號”能源站于今年1月中旬從山東煙臺啟程,歷時18天、航行1600多海里,順利抵達海南島東南陵水海域,落位“深海一號”大氣田(陵水17-2),開啟海上系泊、安裝和生產調試工作。目前,“深海一號”能源站正加緊進行投產前*后的設備聯合調試工作。
“深海一號”能源站用于開發“深海一號”大氣田,該氣田于2014年8月在海南島東南陵水海域發現,*大水深超過1500米,這是中國海域自營深水勘探的*個重大油氣發現。2018年底,中國海油正式啟動了該氣田的實質性工程建設工作,開發方案采用“半潛式生產平臺+水下生產系統+外輸海底管道”的模式開發。
據中國海油陵水17-2項目組總經理尤學剛介紹,“深海一號”大氣田開發難度和生產設施建造安裝的復雜程度,在海洋石油開發領域首屈一指。在“深海一號”能源站建造安裝過程中,采用了三項*創新和13項國內首創技術,突破12項“卡脖子”技術,成為中國海洋工程裝備領域的集大成之作,刷新了全球同類型平臺建造速度之*。
“深海一號”大氣田預計于今年6月底正式投產,高峰年產氣量超過30億立方米,通過環繞海南島,聯通粵港兩地海底管線向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貿港源源不斷地輸送來自深海的清潔能源,可滿足大灣區四分之一的民生用氣需求,成為南海新的能源供給中心。(完)
本文轉載自中國新聞網,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